飛播修複沁河生态 鐵翼再撒綠色希望——成功通航沁河源頭生态修複飛播造林作業
近日,在(zài)沁源縣直升機臨時(shí)起降場地(dì / de),一(yī / yì /yí)架直升機不(bù)斷往複起降,沿着預定的(de)區域,在(zài)老區的(de)濃山密水中穿梭飛行,開始了(le/liǎo)今年沁源縣的(de)飛播造林作業……
爲(wéi / wèi)落實習主席“綠水青山就(jiù)是(shì)金山銀山”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指示,沁源縣委縣政府以(yǐ)經濟社會全面高質量發展爲(wéi / wèi)引領,啓動了(le/liǎo)“沁河源頭生态修複飛播造林項目”,該項目計劃采用飛播造林手段,輔以(yǐ)人(rén)工模拟飛播造林措施,規劃造林約十多萬畝,涉及沁源縣赤石橋鄉、聰子(zǐ)峪鄉、景風鎮、郭道(dào)鎮、王陶鎮共5個(gè)鄉鎮的(de)39個(gè)行政村的(de)山地(dì / de)、林區。本次造林采用油松、側柏、刺槐、荊條、沙棘、紫穗槐、黨參、柴胡等多種樹(草)種,采取因地(dì / de)制宜配置樹種草種,通過喬灌草(藥材)結合、闊葉林針葉林混交,加快生态修複,提高森林覆蓋率,改善林分結構,增加生物多樣性,促進林草(藥材)融合,提升森林質量和(hé / huò)景觀效果,增強生态系統的(de)穩定性,實現“綠化、彩化、财化”的(de)林草生态建設目标。
進入八月份後,沁源的(de)氣象條件進入了(le/liǎo)最佳飛播造林期,成功通航迅速組織精兵強将,研究氣象條件,科學制定了(le/liǎo)作業計劃,并積極協調空域,向民航和(hé / huò)軍方申報飛播作業飛行計劃。經過科學周密籌備,8月19日,在(zài)郭道(dào)鎮舉行了(le/liǎo)隆重的(de)項目啓動儀式,儀式結束後,成功通航的(de)直升機組就(jiù)迅速展開了(le/liǎo)緊張的(de)飛播造林作業。
連日來(lái),在(zài)沁源縣相關部門領導和(hé / huò)積極保障下,參加飛播的(de)直升機組抓住有利氣象條件,在(zài)預定飛播區域約100米高度,以(yǐ)120km/h的(de)飛行速度和(hé / huò)40-50m的(de)作業播幅,随着地(dì / de)勢起伏飛行,開始了(le/liǎo)拉網式飛播造林作業。至8月30日,經過連續13天努力,成功通航組織直升機飛行227架次、49小時(shí)45分,播撒各類種子(zǐ)69餘噸,飛播造林面積約11.36萬畝,順利完成了(le/liǎo)今年的(de)飛播造林作業任務,爲(wéi / wèi)沁河源頭生态修複工作做出(chū)了(le/liǎo)應有的(de)貢獻。
近年來(lái),成功通航以(yǐ)山西建設全國(guó)通用航空業發展示範省爲(wéi / wèi)契機,制定了(le/liǎo)挂牌“北交所”的(de)戰略發展規劃,加強了(le/liǎo)企業科技型、創新型建設,不(bù)斷擴大(dà)業務範圍。本次飛播造林作業是(shì)企業開展大(dà)規模飛播作業的(de)又一(yī / yì /yí)次創新嘗試,邁出(chū)了(le/liǎo)開拓全要(yào / yāo)素通航業務的(de)新步伐。